中新社北京8月25日電 題:泰國華人馬嫣:海外華文教育“愛”字要當先
  作者 陶煌蟒
  “海外華文教育處處離不開‘愛’字,如果一心只為求生存而辦學,就難以推動華文教育向更高層次發展。”泰國華文教師工會副主席、《星暹日報》副總經理馬嫣如是說。
  第十四期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回國創業研習班近日在北京舉行,期間馬嫣接受了中新社記者的專訪。
  1998年,一項中泰農機交流合作項目把遠在遼寧大連的馬嫣帶到了泰國的巴吞他尼府。英語專業畢業的她原以為能大展拳腳,沒曾想腳跟還沒站穩,亞洲金融風暴席卷泰國,項目擱淺了。
  “我一直都很嚮往泰國的人文環境以及古老的佛教文化,感覺這裡處處透著‘暖’氣。”馬嫣說,出國前自己已經經營了一家業績不錯的貿易公司,可物質的享受卻帶來更多的空虛,之所以賣掉“家當”出國發展,為的就是謀求精神上的滿足。
  “由於兩國的民間交流缺乏,許多泰國人不瞭解中國,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落後。”馬嫣回憶說,自己在向泰國農業部長的生活秘書介紹中國時,得到的回答卻是“中國真有那麼好,你還來泰國做什麼。”
  一向好強的馬嫣選擇堅守在泰國,等待合作項目能重新啟動。她一邊學習泰語,一邊尋找其他投資項目,還利用業餘時間去寺廟做義工。“我與寺廟的緣分,也正好促成了我與華文教育的緣分”。
  經寺廟的義工朋友推薦,馬嫣開始在一家語言交流中心教授漢語。“當時來泰國投資的中國人逐漸多起來,當地人也改變了對中國的舊印象,開始重視華文教育。”馬嫣發現,華文教育在當時的泰國有良好的前景,但家庭補習式的教學不僅時間不固定,而且一旦客戶爽約,將打亂其他學生的教學安排。因此,馬嫣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
  2003年,馬嫣成立了自己的語言交流中心。她一直強調,無論學員多寡,“愛”要當先,不能只為圖生存做教育,要根據不同學員的需求整合出不同的方案。“只有‘接地氣’,才能用最簡潔的方法達到教學目的。”
  為了擴大華文教育在泰國的影響力,2010年,馬嫣加入星暹日報有限公司,為華裔董事長鄭芷蓀操刀改革。她說,讀者群單一、發行量少、可讀性差,讓一份泰國最古老的華文報刊面臨倒閉。
  “必須開設一個可供交流華文的平臺,滿足泰國日益龐大的華文愛好者和學生。”馬嫣坦言,華文報紙的內容必須要考慮到不同人群的需求,考慮到與中國國內接軌,“核心內容要關註華人的生活,還應使用簡體字,同時要提高印刷質量,告別看完報紙兩手墨的時代。”
  2013年,《星暹日報》與中國內地的報業集團簽約合作,進而開發運用了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馬嫣親手主持的《星暹日報》文教周刊頗受泰國華文學習者的歡迎。她的學生中既有泰國政界領袖的子女,也有華社僑領的家庭成員。
  現如今,馬嫣還利用泰國的視聽媒體來錄製華文節目,她說,“在推廣華文的道路上,很多時候我都是在做義工,既是為了朋友,更是為了兩國交流。”(完)  (原標題:泰國華人馬嫣:海外華文教育“愛”字要當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w38iwodn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